让我想想叫什么比较好

(九)霍去病的奇袭战术

在漠南战役中崭露头角的霍去病,所采取的就是一种更具突破性的战术。史记对霍去病此战的描述是“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文字虽然简约,但仍然有一些关键信息。“轻勇骑”表明了这支骑兵能够保持较快的行军速度,“斩捕首虏”表明这支骑兵可以用短兵实施近战;而“弃大军数百里”,表明这支部队是独立作战,并不调动大军配合作战。卫青此前战役以合围战术为主,轻骑合围、突骑冲锋。而霍去病这八百人,在没有大军配合的前提下,是很难采取合围战术的。既然不能让大军去拦住匈奴人,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加快速度,让匈奴人来不及跑。这就是霍去病的奇袭战术。


霍去病的奇袭战术,说起来概念非常简单,但实施起来很难,因为这需要部队能够同时具备轻骑的机动性和突骑的冲锋能力。在典型的骑兵战术中,突骑行军速度比较慢,需要保持体力到近战的最后几十米再全速冲锋,杀伤敌军;而轻骑的行军速度较快,力求尽快到达指定位置,但到达后并不需要立即冲锋,只要阻击敌人就可以了。一支规模不大的部队,如果只有轻骑的机动性,就容易变成李广;只有突骑的冲锋能力,就容易变成赵信苏建。要真正把两者无缝融合到同一支部队身上,所需的单兵战术素质要远远高于单一兵种。在第一次河西战役中,霍去病的部队损失十分之七,仍然可以保持建制和强悍的战斗力,还能紧接着组织起第二次河西战役,他的士兵战术素质之全面可见一斑。


霍去病麾下集中了汉军精锐中的精锐,这是有明确历史记载的。史记提到其他部队的士兵和马匹质量都不如霍去病(“诸宿将所将士马兵亦不如去病”),因为霍去病“所将常选”,意思是,他统帅的都是在汉军中选拔出来的优秀士兵,而且不是只选拔一次,是日常一直在选拔,甚至很有可能从汉军中选拔优秀士兵进骠骑军就是一种固定机制。可以说,从霍去病第一次以卫青校尉的身份统兵开始,刘彻和卫青就已经有意识地把汉军中战术素质最优秀的骑士集中到霍去病麾下,让他去探索新的战术可能性。司马迁认为这是因为汉武帝宠爱霍去病、想给他立功机会,实际上这更是汉军持续开发新战术的需要。


电视剧《汉武大帝》为了人物形象需要,对于霍去病在漠南战役中的打法进行了非常戏剧化的处理,虽然深受大家喜爱,却有很大的误导性。好像这一战是小毛孩子初生牛犊不怕虎,舅舅舍不得他跑太远,只让他抓几个舌头回来,他自作主张跑去几百里外,自己也不知道打到了哪,反正见人就杀就完了。这种艺术描写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但实际打仗是不可能这么自由的。一支部队在战场上采取什么战术,战前都要有相应的装备和训练。卫青身为大将军,霍去病的部队什么水平,他可太清楚了,不可能把倾全军之力打造出的这支精兵只当成锦上添花的点缀使用。


事实上,霍去病军从一开始就是此次漠南战役的主力部队。之所以很多人会产生误解,以为此战带上霍去病只是给孩子练练手,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有人一看霍去病手下八百人,觉得人数太少,不可能是主力;第二是因为后世将军的名号过于泛滥,导致很多人对校尉是个什么职务有很大误解,以为校尉就不如那六个将军重要。这都是对战争和汉朝军制的误解。


校尉在汉朝是相当大的官,两千石,省部级领导。由于汉朝的将军不常置,中央军的校尉和地方军的都尉才是汉军实际作战单位的最高将领。本文第二节澄清过一个问题,调兵权和统兵权是两个概念。非常置的将军(不包括此时卫青车骑将军和大将军的职务),只有调兵权,没有统兵权。一个官员平时的工作是卫尉、郎中令、太中大夫,战事来了把他任命为将军,让他可以代表皇帝调动各部队,但实际上这些部队都有自己的长官,平时既不是将军的下属,也不跟着将军训练,很有可能士兵根本就不认识将军是谁;校尉、都尉等军中常设职务,才是这些部队的实际长官,也就是实际有统兵权的人,士兵的招募、训练、日常管理,都是由他们负责实施。只调兵、不统兵,是不可能真正掌握兵权的。掌兵权的人必须要能“将习兵”,只有有了自己的士兵,并且亲自负责士兵的装备、训练和赏罚,将领才能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打造出具有自己风格烙印的军队。


卫青手下的很多将领,如公孙敖、韩说、张次公、苏建、李蔡等,虽然不是常置将军,平时也有自己的职务,但他们要么有都尉、太守这类实际军职,要么曾经出身于校尉、都尉这样的实际军职,因此都有自己亲自带起来的部队。以苏建为例,本来是卫青的校尉,立功之后升官做了卫尉,战时又被任命为将军,此时让他以将军的身份去带领自己曾经的旧部,就比空降一位将军更加驾轻就熟,这才是在军队系统内升职的路径。而公孙贺虽然也做过几次将军,领过几次兵,却从来没有像卫青、霍去病这样真正掌握过兵权,因为他的正式工作是太仆,麾下并没有自己的部队,属于官僚系统而不是军队系统;只是身为皇帝近臣,到打仗的时候皇帝给他权力可以调动部队而已。


卫青对霍去病的期望,显然是首先把他放在军官系统而不是官僚系统来定位的,因此必须让他拥有自己的部队。十八岁就领校尉的职务以及一校的兵马,绝对是能够安排给他的最高职务了。李广号称出身世家大族,想要在军队系统中升职,也要从良家子开始从军,身经百战才一级级做到太守,太守才跟校尉同级。


也不要看霍去病手底下八百人就觉得少,中央军一校兵马千人左右,在汉朝是正常配置。漠南战役赵信苏建两将合兵,也不过三千人而已,照样打先锋,哪像后世打仗动不动百万大军。一军之中也并非谁的士兵多谁是主力。卫青十几万大军,绝大部分都是合围、器械、后援等配合作战部队,因为漠南草原地形过于空旷,人数太少不够拦截匈奴人逃跑,其实真正的主力歼敌部队一直都只有卫青手下这些嫡系。霍去病这一校兵马,是大将军直接指挥的,不隶属于其他任何将领,比将军们带领的配合作战部队处于更核心的位置。卫青怎么可能不物尽其用,让他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从龙城初战到漠南战役,能发展出霍去病的闪击战术的一个关键条件,就是汉军训练选拔体系的逐渐完善。本文第四节提到过,卫青嫡系的三万骑兵,主要是在元光六年龙城战役之后一年训练出来的。卫青的战术之所以能帮助汉朝取得速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简单明了,对普通士兵比较容易上手,只要刘彻出钱打造高标准的甲胄兵器,身体素质好的汉军骑士训练一年就可以胜任。但这样的骑兵毕竟训练条件有限,很难达到霍去病奇袭战术的综合战术素质要求。而到了漠南战役时期,卫青已有五年的时间对士兵进行训练和选拔,有了尝试更复杂的战术的条件。此时给霍去病的八百人,自然与元朔初年那三万人不可同日而语。


霍去病军的素质要求如此之高,训练成本自然也高。而要大规模扩编这支高素质的骑兵部队,恰恰有一个捷径。在这个问题上,天才晁错在《论兵事疏》中又有神预言了:

 “今降胡義渠蠻夷之屬來歸誼者,其眾數千,飲食長技與匈奴同。可賜之堅甲絮衣,勁弓利矢,益以邊郡之良騎,令明將能知其習俗和輯其心者,以陛下之明約將之;即有險阻,以此當之;平地通道,則以輕車材官制之。兩軍相為表裡,各用其長技,衡加之以眾,此萬全之術也。

本文第四节引用过晁错对于汉军和匈奴各自优势的分析,卫青的战术就是扬长避短,以汉军的优势去攻匈奴的劣势。如果能有一支军队,把汉军和匈奴的优势结合起来,把二者的缺点都掩盖掉,那就更无敌了。精于骑射的匈奴人,其实就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轻骑”部队。只需给这些投降匈奴人配发汉朝先进的武器装备,比如更坚韧的铁甲、射程更长的弓箭和更锋利的铁制兵器(賜之堅甲絮衣,勁弓利矢),再依汉朝的军法进行严格的训练(以陛下之明約將之),很快就能形成一支完美融合“轻骑”和“突骑”优势的骑兵。这一计划最关键的环节,就是需要一位通晓匈奴习俗、能够笼络匈奴人心的汉人将领(將能知其習俗和輯其心者)。


晁错的《论兵事疏》明确勾勒了未来汉朝战胜匈奴的路径,刘彻和卫青可以说完全是按照晁错的思路在打仗。从看到这篇文章的那一天开始,刘彻和卫青就一定在寻找这样一位能够统领匈奴人的汉人将领,如果找不到,就自己从头开始塑造。霍去病的横空出世,既可以说是应运而生,也一定有着意培养的成分。霍去病在驾驭胡人方面确实有过人的天赋,他手下的部队,一部分是从卫青和各军中选拔、经过多年训练、战术素质极高的汉军战士,另一部分就是投降的匈奴人。他的司马赵破奴,也是从小在匈奴生活多年、通晓匈奴习俗的汉人。这种将领所需的全面的战术素质和知识储备,汉朝传统的老将是不可能具备的。刘彻不给霍去病派老将做部将,也不仅是因为卫青脾气好、愿意带关系户,而是老将真跟不上霍去病的节奏。如果说卫青的这一波战术变革李广不幸没有赶上,那霍去病的再次更新换代,连卫青也只能从旁协助,李广就更追不上了。 

评论

热度(44)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