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想想叫什么比较好

(六)卫霍与李广的早期骑兵战术

在卫青统帅的中央军成长起来之后,常与匈奴交战的传统边郡骑兵在汉军中的角色就被边缘化了,其中也包括李广这个右北平太守。要在对匈战争中发挥作用,李广需要先回到中央军的指挥系统中来。这个前提刘彻也很快满足他了。李广在右北平两年左右就被调回京,接替了已故郎中令石建的位置,又做回了刘彻的亲卫队长。此事应该是发生在元朔五年右贤王之战前不久,因为右贤王之战李息、张次公一路是从右北平出兵的,如果李广还在右北平太守的任上,不太可能不让李广就地参与。三年时间从军事法庭罪犯到九卿之位,李广这个蹿升速度还是很快的。


李广虽然在右贤王之战前回到了京城,但并没有参与此战。这是可以理解的,一来毕竟升了官,总要先花时间搞搞本职工作;二来,这场战争的准备工作长达三年,主要参与者原本就是参加过雁门之战和河南之战的卫青旧部,李广刚回来几天,即使有心参与,也需要一些时间来学习,在新的战术要求下找到自己的位置。龙城之战以后,“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问题就基本杜绝了。空降一个将军去带一群不熟悉的士兵,不是刘彻和卫青的做事风格。


右贤王战役是刘彻目前最大规模的一次封赏,一口气封了十几个侯爷。这一批封列侯的人里,只有两个是第一次跟随卫青出征的,一个是公孙贺(卫青的姐夫,刘彻的发小,还跟刘彻连襟),一个是韩说(刘彻宠爱的小男朋友)。这两个人才能肯定是有的,但不可能像苏建、张次公他们一样跟在卫青军中多年训练下来,空降卫青军团很难说不是关系户。此前多少年,打匈奴都是一件凶多吉少、提着脑袋卖命的苦差事,连李广这样的名将一个不小心都被送上了军事法庭,其他人更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冒这个险。而此战居然要被塞关系户,而且是皇帝的关系户,关系不够硬的都没机会。可以说是在右贤王战役后,汉军中才普遍出现了这种把打匈奴当成飞黄腾达的机会的情绪。


右贤王战役后,卫青升任大将军,名正言顺地接过了包括郡国地方军在内的全部汉军的训练指挥权,着手准备下一年的漠南战役。此次战役调动的骑兵规模达十几万人,与右贤王战役相仿,主要将领以公孙敖为中将军,公孙贺为左将军,赵信为前将军,卫尉苏建为右将军,郎中令李广为后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战果也非常丰硕,首虏一万九千级,刘彻光赏金就发出去两万斤黄金。这是李广元光六年战败后,首次参与汉匈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但李广本人并没有取得什么值得一提的功劳。


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此战的骨干,仍然是熟悉卫青战术的这一批卫青手下校级军官出身的将领。此次战役有历史记载的共有五人封侯,除张骞以向导之功封侯外,霍去病为嫖姚校尉,二从大将军;上谷太守郝贤,四从大将军;张次公,公孙敖此前皆以校尉跟随卫青封侯,此战又因功益封。霍去病后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将领战绩过于牛逼,以至于很多人忽略了,在漠南大战这个节点上,霍去病带领汉军战斗力最强的部队,首先是他作为卫青手下亲信校尉这个身份得到的配置。赵信、苏建二人也是此前跟随卫青立功封侯,虽然最终战败,但不影响卫青最初对他们的定位是承担前锋任务的关键将领。


很多人都曾经指出,在对匈作战中,卫霍屡战屡胜而李广屡战屡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卫霍和李广采用的战术不同。一些人笼统地将之概括为卫霍擅攻、李广擅守,其实是似是而非的。


汉朝传统的“擅守”战术,指的是步兵、车骑借助工事和器械的力量阻击敌人,这种战术主要出现在汉朝早期对匈战争中,如文帝时,“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萧关……发车千乘,骑十万,军长安旁以备胡寇……单于留塞内月馀乃去,汉逐出塞即还,不能有所杀。” 又,“ 汉使三将军军屯北地,代屯句注,赵屯飞狐口,缘边亦各坚守以备胡寇。又置三将军,军长安西细柳、渭北棘门、霸上以备胡。”这种战术主要是用来阻击匈奴骑兵,很难有效追击、杀伤敌军。


这与李广的战术是截然不同的。史记详细记载了李广在景帝时期对匈作战的主要战术:深入敌境主动侦察(去大军数十里),一旦发现敌军薄弱目标(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迅速集中调动优势骑兵兵力(从百骑往驰三人)合围敌军(广令其骑张左右翼),用远程射箭的方式杀伤敌军(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李广上马与十馀骑饹射杀胡白马将),一旦发现敌军优势兵力前来支援(望匈奴有数千骑),能跑就跑(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这种战术的实施有两个条件,第一是 “远斥候”,要能有效定位敌军目标;第二是“就善水草屯”,要能熟悉地理环境和补给条件,使快捷的骑兵部队能够短暂脱离受行军速度限制的后方大军支援。这种战术的好处是,能够充分利用骑兵机动性强的特点,深入敌境、主动袭击敌人。也就是说,李广的战术实际上是一种“擅攻”战术。这也是在汉匈战争初期,刘彻为什么会如此看重李广的原因。


然而,这种战术的硬伤也是非常致命的。骑射战术实际上就是让士兵骑马隔着几十米跟匈奴人对射。这种战术永远只能拿汉朝的劣势去打匈奴的优势。要是敌众我寡,汉朝士兵骑射不如匈奴人熟练,肯定被灭(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要是敌寡我众,汉朝的马不如匈奴马快,匈奴人直接跑就完了,汉朝也占不到什么便宜。元光六年的战役能够很直观地展示出汉军的这个困境,要么像公孙贺那样,匈奴人一跑就毫无办法;要么像李广这样,被匈奴主力包围,两军对射,全被射死。


骑射战术的第二个硬伤,是规模化的问题。李广本人和带领数百名精于骑射的士兵,是可以实现的,但在几万人的骑兵军团规模则很难实现。匈奴人从小训练骑射,召之即来,而汉朝农民纯看骑射要达到能与匈奴人对战的水平,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即使刘彻真能给五万农民发五年的工资专门练习骑射,最终的战术水平也不太可能超过匈奴人。这也是为什么李广虽然非常清楚自己无法脱离主力大军的支援,却仍然只带领几百人的小部队脱离大军数十里前去冒险,因为他不可能把身后的主力大军也训练成他身边这几百人的水平。说穿了,李广这种战术虽然有时可以取得一些局部战果,但在大规模战争的层面,汉朝是不可能靠这种战术战胜匈奴的。刘彻在汉匈之战初期的元光年间,对这一点并没有清醒的认识,而卫青却洞若观火。


卫霍与李广虽同样是以“擅攻”战术为主,但具体操作完全不同,李广的战术主要是“骑射”,而卫霍的骑兵战术是“合短兵”。刘彻在总结霍去病第一次河西之战的诏书中描述了霍去病所采取的战术,“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合短兵,鏖皋兰下”,意思是,长途奔袭至敌军所在,包围敌军,用短兵器(考古显示主要是戟)在山下空旷地带歼灭敌军。这种战术包含有两个要素,一支冲锋骑兵手持短兵器上前跟匈奴人对砍,另一支机动部队出其不意合围敌军,防止匈奴人利用快马优势扭头就跑。汉朝中后期的骑兵部队由主要装备铠甲和短兵(长戟)的“突骑”和主要装备弓弩的“轻骑”混编构成,就是为实施这种战术设计的。


“短兵”战术可以压制“骑射”,是有历史经验可以借鉴的,卫青一定程度上也是取之古人。史记项羽本纪载,“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这里的 “被甲执戟”,即以甲胄抵御匈奴弓箭、再以长戟直接杀伤敌军,就是武帝以后汉朝突骑的主要战术。


这种战术的好处是完美地避开了匈奴的优势,利用了汉朝的优势。关于匈奴与汉军的优劣,景帝年间的奇才晁错曾在其《论兵事疏》有过详细论述:


今匈奴地形技藝與中國異。上下山阪,出入溪澗,中國之馬弗與也;險道傾仄,且馳且射,中國之騎弗與也;風雨罷勞,飢渴不困,中國之人弗與也:此匈奴之長技也。若夫平原易地,輕車突騎,則匈奴之眾易撓亂也;勁弩長戟,射疏及遠,則匈奴之弓弗能格也;堅甲利刃,長短相雜,游弩往來,什伍俱前,則匈奴之兵弗能當也;材官騶發,矢道同的,則匈奴之革笥木薦弗能支也;下馬地斗,劍戟相接,去就相薄,則匈奴之足弗能給也:此中國之長技也。


这段话提出匈奴的三条优势:马好,士兵骑射技能好,也更适应草原的生存环境。而汉朝的优势也有不少,结合考古资料总结,主要有三条。第一,武器装备好,主要包括:汉军的铠甲更坚固(堅甲),远战弓弩射程比匈奴远,近战长戟比匈奴的刀更长(勁弩長戟,射疏及遠),在作战距离上可以创造汉军能杀伤匈奴、匈奴却无法杀伤汉军的条件(則匈奴之弓弗能格也)。第二,军纪好,令行禁止,可以训练多兵种进行配合作战(堅甲利刃,長短相雜,游弩往來,什伍俱前,則匈奴之兵弗能當也)。第三,在易于冲锋的平原地带,可以借助器械的力量,采用冲锋战术冲击敌阵,直接杀伤敌军(平原易地,輕車突騎,則匈奴之眾易撓亂也)。


卫青设计的战术与晁错思路的契合度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汉朝的优势是什么?是科技,是生产力,是组织性。匈奴人的马好、跑得快,卫青就不跟在他们屁股后面打追击战,而是先以“轻骑”迅速包围敌军,截住退路,让匈奴人跑不了。汉朝“轻骑”装备的弓弩射程比匈奴人远,即使不借助工事和战车,也可以有效阻击匈奴人,这就充分利用了骑兵部队的机动性优势,保障了合围的突然性。匈奴人的骑射技能好,卫青就不跟他们对拼骑射,而是以坚固的铠甲装备“突骑”,挡住匈奴人的铜箭、骨箭,让“突骑”能够穿过匈奴人的箭雨防线,与匈奴人进行近战。在近战中再以长戟对短刀,创造攻击距离优势杀伤敌人。从考古资料中可以看到,汉朝突骑已广泛装备铁质甲胄,对于匈奴弓箭可以形成比较有效的防御,而匈奴人的披甲比例很低,使得汉朝骑兵冲锋可以比匈奴骑兵实现更小的伤亡。这得益于汉朝冶金等手工业的高度发达。而汉朝战马的披甲比例并不高,在漠南、漠北等大战中,汉朝战马的伤亡比例非常高,往往骑兵伤亡有限,战马却损失了十几万,原因很可能就是因为战马披甲比例低。这倒未必是因为刘彻掏不起这个装备的钱,主要是降低战马的负重有利于保持战马冲锋时的体力和行军速度。


在“突骑“和”轻骑“中,”突骑“的作用是更加关键的,他们需要与匈奴军短兵相接、正面交锋,承担的是最危险、伤亡率最高、也最需要勇气的任务。卫青手下的这些明星校尉们,应该就是他用新战术训练出来的这支精锐冲锋骑兵。重赏之下才有勇夫,“突骑”冒着最大的风险,当然也要有最大的回报。这才是为什么一场大战下来,封侯的都是卫青手下的校尉,而其他部队无论首虏率还是赏赐水平都落在后面的原因,跟皇帝宠小舅子没有什么关系。史载卫青在作战中常常冲在士兵前面,这或许有些铤而走险,但考虑到他是首创这种战术的统帅,起码在最初的几次作战中,以自身为表率冲锋在前所带来的鼓舞作用,对于不熟悉这种战术的士兵来说是无可取代的。

评论(4)

热度(63)

  1. 共5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